北京晚報訊,不是學生家長,電話號碼卻被留給培訓機構(gòu),而且還總被騷擾。這讓讀者龍先生很煩心。
讀者龍先生說,今年7月份,他開始頻繁接到各種少兒培訓機構(gòu)的電話。“一上來就問我是不是‘鄭紅’的家長,然后向我推銷各種課程。”龍先生說,他說他并不認識鄭紅,估計是自己的手機號碼被人誤給了培訓機構(gòu),所以每天都不停地有電話打過來,問他給不給孩子報培訓班。
對于培訓機構(gòu)電話的輪番“轟炸”,讀者李女士也深有同感。不過,和龍先生不同,李女士的孩子已經(jīng)上小學了。自從孩子上學后,她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培訓機構(gòu)打來的推銷電話,有的時候,甚至一天能接到三四個。
這些電話都是哪兒來的呢?李女士說,不少電話都是孩子自己泄露的。“每天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有不少培訓機構(gòu)的推銷員。”李女士說,推銷員拿著貼畫、圓珠筆等物美價廉的小禮品吸引孩子們的注意。不少孩子走出學校大門,立刻被眼前花花綠綠的禮品吸引了過去,蹲在旁邊左挑右選。“留下個信息,禮物就拿走。”看到孩子們盯著禮品愛不釋手,一旁的推銷員趁機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有姓名和電話,讓孩子們填寫。有的小學生熟練地拿起筆,填寫了起來。李女士說,有些孩子留的電話號碼不一定是父母的,上次她就聽到有小學生得意洋洋地沖著同伴說自己留下的是姥姥的電話號碼,老人的手機不怎么用。
李女士說,她也是在無意中留下了自己的手機電話的,當時孩子鬧著想要推銷員手里的玩具,耐不住孩子的央求,一開始是她自己填寫信息。“人要是少的話,他們還會打電話看看你留下的是不是本人電話號碼。”李女士說,人多的時候,推銷員就核對得不那么仔細了。所以,孩子們留的電話號碼只要位數(shù)對了,推銷員也就不會理會到底留的是不是真正的電話號碼。
拿到電話號碼后,培訓機構(gòu)不會立刻打電話。“一般也需要等幾天,他們才開始打電話推銷。”李女士的孩子也上課外班,送孩子去培訓機構(gòu)的時候,她看到,機構(gòu)里的一些工作人員拿出一本電話簿,按照上面的電話挨個打。“上來都是家長你好,緊接著就開始介紹課程。”
“對于家長而言,打電話推銷課程只要覺得還可以,一般也會過來試聽。”李女士不太滿意的是,不少培訓機構(gòu)撥打電話總會反復。“有時候是同一個人反復撥打電話,非要讓你帶著孩子去試聽。有時候是一個機構(gòu)好幾個人給你打電話。真是不堪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