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印發《關于推進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其中明確要求各相關互聯網企業全面清理“呼死你”“網絡改號”“短信轟炸機”等騷擾軟件,加強騷擾電話風險提示能力。
工信部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加強通信資源管理,完善騷擾電話的發現、舉報、處置流程,切斷騷擾電話傳播渠道;加強技術手段建設,提升騷擾電話防范能力;綜合調動各方力量,規范電話營銷行為,建立騷擾電話長效管控機制,實現商業營銷類電話規范撥打、惡意騷擾和違法犯罪類電話明顯減少的目標,營造良好的通信環境。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工信部最近發的這個工作方案主要還是針對老問題,和以往不同,這次的工作方案寫得非常具體,一方面有六項非常具體的工作任務,同時這里面的一個特點是,要在互聯網上搜索、發布、下載和交易的渠道徹底斷絕。”
日常生活中,不管你在休息,還是在開會、上課,各種騷擾電話讓人防不勝防,有些騷擾電話甚至能夠準確地說出個人信息。為什么騷擾電話屢禁不止?是誰撥打的這些電話呢?
今年10月,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湖北省“騷擾電話”調查分析報告》顯示,92.5%的通信消費者接到過騷擾電話。其中,移動消費者占42.9%,電信消費者占30.9%,聯通消費者占26.2%。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夏添介紹,9月5日至14日省內調查,收到有效問卷1499份。夏添說:“從調查結果看,廣告推銷類還有銀行貸款類、房產中介類騷擾電話占這次調查的最多。”
方案要求各相關互聯網企業,包括信息發布平臺、電商平臺、應用軟件分發平臺和社交平臺,要全面清理“呼死你”“網絡改號”“短信轟炸機”等軟件及“貓池”“語音網關”等設備相關銷售推廣信息,切斷相關軟件、設備在互聯網上的搜索、發布、下載、交易渠道。建立動態查處清理機制,讓相關軟件和設備信息“發不出、搜不到、用不了”,發現一起清除一起。
方案提出強化主叫號碼鑒權和溯源能力。提升騷擾電話監測和攔截能力,加強“+86”國際虛假主叫攔截,做好虛假主叫、不規范主叫、“響一聲”“呼死你”等騷擾電話的甄別和攔截工作。加強騷擾電話風險提示能力。
說到這些騷擾電話的危害,朱巍分析:“對于普通用戶來講,在網上、線下接到騷擾電話短信和相關信息,實際是侵害了用戶的安寧權和隱私權。隱私權是用戶私人的電話號碼,包括一些郵箱地址被別人公開了,甚至被販賣。另外一方面有一個生活安寧的權利,很多只響一下的還有一些推廣電話,都侵擾了用戶、消費者生活的安寧。”
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騷擾電話管控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舉報處置機制,加強責任追究。朱巍說:“這個做的特別好,而且特別提到了要追根溯源,有案必查,查實必罰。要對主要的負責人和具體的負責人嚴肅處理,而且要把信用引入進去。治理騷擾電話是包括用戶在內的全面的工程。舉報之后有一個追根溯源,拔出蘿卜帶出泥的溯源機制,可以往上溯源直到最后的幕后黑手。所以我覺得靠用戶、靠全體消費者的力量,也是治理騷擾電話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