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anWöllenstein在發(fā)言中首先感謝了中國迅速增長的市場、政府的支持以及客戶的支持。得益于他們的助力,2018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2018年再創(chuàng)銷量記錄,2018年交付421萬輛。
StephanWöllenstein指出,汽車不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是生活城市的一部分;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需要持續(xù)引入新的技術和產(chǎn)品。StephanWöllenstein強調,電動出行、車聯(lián)網(wǎng)、自動駕駛將作為三大支柱為大眾集團所用。
根據(jù)大眾集團的計劃,今年投資超過40億歐元;未來兩年將發(fā)布30款;近期還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研發(fā)投入。StephanWöllenstein特別指出,向中國提供的電動技術將不僅是從歐洲照搬,而是以中國為大本營服務全球。
StephanWöllenstein表示,2019年,大眾集團將全力電動化:與中方伙伴建立的純電動平臺,用于生產(chǎn)純電動汽車;同時與一汽合作的平臺明年開始也會有所作為;并且大眾集團將與江淮共同來打造電動出行的解決方案和產(chǎn)品。
大眾集團還有意參與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在StephanWöllenstein看來,盡管充電站數(shù)量在上升,但是仍然需要保證充電的便利性。大眾集團正在探索伙伴關系,建立公共快充,尤其是大功率的技術。大眾方面的目標是充電15分鐘,續(xù)航400公里。
另一大支柱——數(shù)字化和車聯(lián)網(wǎng)——大眾與中國科技公司展開廣泛的合作,引入更多行業(yè)伙伴參與進來。StephanWöllenstein承諾,將在中國發(fā)布首款人工智能的智能網(wǎng)聯(lián)車。
針對支柱之三的自動駕駛,StephanWöllenstein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實際上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包括技術挑戰(zhàn)、監(jiān)管挑戰(zhàn)以及道德倫理的因素,但他仍然相信未來是光明的。
StephanWöllenstein肯定了中國在邁向電動出行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他認為跨過了年銷百萬輛的關口,不能再僅僅關注電池能量密度和續(xù)駛里程,更應該關注安全、能效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剩下的很多事情可以交由市場來決定。”StephanWöllenstein如是說。
對于外界普遍關注的合資股比限制的取消以及相關牌照申請的放寬,StephanWöllenstein認為這些有力促進了行業(yè)的發(fā)展;但他同時強調,大眾集團離不開的是相互信任和共同的目標,伙伴關系是其在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仰仗。
“我們跟我們在中國的伙伴上汽、一汽和最近的伙伴江淮,都會幫助我們更好的實現(xiàn)電動出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在近期改變我們的商業(yè)模式,我們將會不斷的努力加強我們這種合資的伙伴關系。”這種說法無疑是給中方伙伴喂了一顆定心丸。
有趣的是,盡管大眾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兼CEO迪斯未能到場,但他專門為百人會錄制了視頻。在視頻中,迪斯反復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意義。
文章轉載自快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作者或來源機構不同意本站轉載采用,請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