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家居行業興起,家庭安防正在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中日益崛起的一部分,家庭安防賽道正迎來更多玩家。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家庭安防類設備在2020年將創造一個價值470億美元的市場,這也將是安防領域不可小覷的市場。在AI技術成為家用安防“必需品”的當下,有供應鏈、技術、人力成本優勢的公司躍躍欲試,一場爭奪傳統家庭安防市場的新戰爭已經打響。
AI技術大舉進入家庭安防市場爭奪戰打響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2018年發布報告稱,基于AI技術的遠程監控服務和視頻監控服務是改變傳統家庭安防的最重要技術之一,這也為家庭安全公司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2018年雙12大促中,海康威視旗下螢石公司的天貓旗艦店一舉奪得天貓平臺監控器材及系統類目“品牌”、“單店”、“單品”第一,其京東旗艦店則拿下了智能攝像頭類目“品牌”第一。網友們憑“剁手”實力證明了家用智能攝像頭已逐漸成為現代家庭安防的首選。
不過,智能攝像頭研發難度被認為已經超越智能手機,這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智能攝像頭作為智能家居的細分產品,需要與其他設備互聯互通,研發環節涉及產品、通信基站、云平臺、算法、各平臺客戶端等,這無疑是對研發團隊的綜合技術能力提出挑戰;其次,攝像頭的安全問題涉及到整個家庭,加上國內家庭越來越重視隱私安全,相關企業在加密芯片、及時推出程序補丁等方面也不可不下足功夫;最后,攝像頭需要兼顧長續航、低延遲、低功耗、高清晰,還需要在創新的基礎上考慮量產的可行性。技術與產品,成為家用智能攝像頭的一道門檻。
如同AI賦能整個安防行業,企業也希望用AI技術改寫家庭安防。CV為主的AI技術很可能成為關鍵。在中國安防行業ToG和ToB市場中,CV技術已經被證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完成識別與分析的任務。例如,當家中幼兒獨自睡覺醒來時,智能攝像頭可快速監測到其哭鬧情緒,向家長發送報警信息,并能很好地與普通報警信息相區分。不過,這一技術受限于算力和技術水平,用戶滿意度仍待提升。以人的行為為例,要讓計算機讀懂人的體態和行為,還需要大量的訓練。適用于家用安防的AI技術仍需進一步研發。
結語:AI將助力家庭安防鏈式反應,并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國內傳統安防領軍企業都將重點精力放在家庭安防領域,如海康威視成立螢石、大華推出樂橙,而BAT等互聯網巨頭企業目前并沒有對家庭安防領域進行過多侵蝕,但不排除將來會大舉攻入,因此,此時正是安防企業在家庭安防領域立足扎根的良機,未來值得期待。
文章轉載自今日頭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作者或來源機構不同意本站轉載采用,請通知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